在手術室低溫環境(如心臟手術需維持 22-25℃室溫)或精細器械導入場景(如神經外科微導管、眼科玻璃體切割器械)中,器械導入潤滑劑常出現性能短板:低溫下傳統潤滑劑易凝固,黏度驟增,器械導入阻力變大,增加操作難度;精細器械(如直徑<2mm 的微導管)對潤滑劑的均勻度要求極高,傳統產品易出現顆粒團聚,堵塞器械通道或影響器械靈活性。作為醫療潤滑耗材源頭廠家,平創醫療研發 “低溫抗凝固 + 精細均勻” 的器械導入潤滑劑,適配特殊環境與精細操作需求。
傳統器械導入潤滑劑的短板,在于 “低溫穩定性差” 與 “均勻度不足”—— 多數小廠采用普通基礎油,冰點較高(-5℃左右),低溫下易凝固;生產工藝簡單,無法保證潤滑劑均勻度,不適配精細器械。平創醫療作為源頭廠家,從 “低溫性能” 與 “精細適配” 突破:在低溫穩定性上,采用 “合成酯類基礎油 + 低溫流動改進劑”,將產品冰點降至 - 30℃,即使在 22℃的手術室低溫環境中,仍能保持良好流動性,黏度波動≤5%,器械導入阻力無明顯增加;在精細均勻度上,通過 “超高壓均質工藝”(壓力達 60MPa),確保潤滑劑成分均勻分散,無顆粒團聚,顆粒度控制在 0.005μm 以下,適配直徑<1mm 的微導管,不會堵塞器械通道或影響靈活性。
源頭廠家的場景化測試與定制化服務更貼合需求:產品需通過 “低溫性能測試”(-30℃至 37℃范圍內,黏度波動≤5%)、“精細器械兼容性測試”(適配神經外科微導管、眼科精細器械,無堵塞、無阻力增加);提供 “不同黏度型號”(超低黏度適配微導管,中黏度適配常規精細器械)。某腦科醫院神經外科反饋,使用平創器械導入潤滑劑后,低溫環境下微導管導入時間從 15 分鐘縮短至 5 分鐘;眼科表示,潤滑劑無顆粒團聚,未出現器械通道堵塞案例,操作安全性顯著提升。
低溫環境與精細器械導入的特殊性,需要專業的潤滑支持。平創醫療作為源頭廠家,以低溫抗凝固與精細均勻技術,為特殊場景操作保駕護航。若您所在的手術室、神經外科、眼科有相關需求,可登錄平創醫療官網查看低溫性能報告,或申請精細器械適配測試,讓特殊場景操作更安全、更高效。

耦合劑智能供料器
5g器械導入潤滑劑
腔道用超聲耦合劑
醫用無菌耦合劑(腔道用醫用超聲耦合劑)